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
Intel發布消費級高效能圖形GPU品牌「ARC」,首波產品2022年Q1問世
知名大廠Intel正式推出自家消費級高效能圖形產品品牌「ARC」,涵蓋硬體、軟體與服務。 第一代產品是以Xe HPG微架構為基礎,代號「Alchemist(鍊金術士)」的GPU晶片(先前稱為DG2),具備了硬體光線追蹤與AI人工智慧驅動的圖形超取樣等功能,並且完整支援DirectX 12 Ultimate,預計2022年Q1登場於桌上型與筆記型電腦平台,相信屆時會有不少Alder Lake處理器搭配Alchemist獨顯產品問世。 這是Intel自1998年推出的Intel740(簡稱i740)獨立顯示卡以來再度重返獨顯市場(已經20多年了阿…),雖說中間傳出有個代號Larrabee核心的GPU,但因為效能不佳,無法與NVIDIA和AMD抗衡,這計畫也因此於2010年終止,不過在延攬了AMD前GPU架構長Raja Koduri之後,GPU計畫因而再次重啟。 對於玩家們來說,最關心的應該就是產品實際遊戲效能究竟如何,雖說這次官方並未透漏詳細相關規格,不過既然Intel有信心加入獨顯戰局,想必產品有一定的效能可力抗NVIDIA以及AMD。 距離第一代產品問世時間還有將近半年之久,中間勢必有不少變數,但假設屆時市場情況依然充斥各種缺貨困境(近期N家信誓坦坦的LHR還被半破解了QQ),在效能、價格符合需求的情況下,Intel Arc獨顯的加入對於玩家們來說相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也可彌補多數人買不到卡的困擾,當然,如果Intel獨顯也適合拿來挖礦那就另當別論了。(笑) 另外,官方也公布了Alchemist(鍊金術士)後續產品代號,分別是Battlemage(戰鬥法師)、Celestial(天人)與Druid(德魯伊),不僅以英文字首為順序,這些名稱對於玩家們來說相信是再熟悉不過(老實講蠻中二的XD!)。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RHYgNQD8-c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4v8W4fS0o ▲Intel Arc官方相關影片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防線再度失守?!NBMiner最新版本可解鎖NVIDIA RTX 30 LHR系列顯示卡部分挖礦限制
我們都知道NVIDIA為了應對因全球挖礦熱潮而造成顯卡大缺貨的問題做出許多努力,包括自RTX 3060推出就開始鎖顯卡算力的方式,而且後續新出貨的RTX 30系列顯卡除了RTX 3090之外基本上都是LHR(Lite Hash Rate)版本,並且再另外推出CMP HX專用礦卡系列,讓玩家有更多機會買到遊戲顯卡也同時滿足礦工們需求,雖然從目前台灣幾乎清一色「限組裝」來看這招實際成效依然有限,不過至少還是比先前連卡都看不到的困境好多了。 不過這樣的困境似乎可能得再度捲土重來,知名挖礦軟體NBMiner近日發布了39.0版本更新,宣稱可讓這些LHR版的顯示卡恢復至70%的算力(原本砍半僅50%);針對LHR解鎖目前僅適用ethash,此外還可通過-lhr參數來調整,據官方表示設定在-lhr 68(也就是68%算力)是最穩定的,再高有可能又進入鎖算力狀態導致挖礦效能降低。 當然,消息一出來,很快的就有不少網友們上機實測,可以看到根據結果顯示RTX 3060 Ti LHR算力約40 MH/s,而RTX 3070 Ti LHR算力約在50 MH/s。 雖然這樣的算力還是不及非LHR版本的顯卡們(RTX 3060Ti約60 MH/s、RTX 3070約60~62 MH/s),不過畢竟只解鎖到70%算力,倘若未來持續破解下去讓顯卡恢復完整100%算力,沒意外的話這些顯卡又會再成為礦工們的目標,尤其是RTX 3080 Ti大哥的算力更是相當可觀。 RTX 3070 Ti also tested. 49~52MH/sFirst screenshot's RTX 3060 Ti, RTX 3070 is non-LHRhttps://t.co/w5merCpI9hhttps://t.co/9dqTLvLxhC pic.twitter.com/h9sZYMkUL9— 포시포시 (@harukaze5719) August 15, 2021 面對LHR防線開始被破解,原本充滿自信的NVIDIA接下來會如何應對呢?是又要透過新驅動+改晶片代號來重新築起防護網?還是有別的新招?實在是令人相當好奇,但不管如何,近期還在觀望顯卡的玩家們,除非你想買的是本來就沒鎖算力的老大哥RTX 3090,否則再不入手,其他小弟們可能不用多久就又要昇華為「空氣卡」了。(哭)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再見了CU計算單位、你好MCM膠水拼接,AMD RDNA 3 Navi31、32、33部分設計資料現身
在AMD推出了RDNA 2架構的RX 6000系列的顯示卡後不久,坊間就開始謠傳下一代的RDNA 3架構的相關設計,其中一個比較特別的是將導入「MCM」多晶片串接技術,將多個小晶片合併組成一個大晶片,概念上可能會與自家處理器的Chiplet小晶片類似;此外近期還有謠傳過去Radeon顯示卡的核心計算單位CU(Computer Unit)也將在下一代顯示卡走入歷史,如今從網友的爆料出的資料來看,上述的兩點似乎都獲得了證實。 網友@Olrak在推特發表兩張可能是用於下一代RX 7000系列顯示卡的Navi 31、32、33圖像晶片核心架構圖,從設計上晶片一共由六個等級結構組裝而成,其中最初級的結構不再是CU(Computer Unit),而是由「SIMD32」取代,其中每個SIMD32都是由32組ALU基礎邏輯單元組成。 第二級結構稱為「WGP(Work Group Processors)」,每一組WGP係由8顆SIMD32構成;然後第三級結構便是由五組WGP構成的「Shader Array(暫譯:著色陣列)」;第四級結構則是再將Shader Array倆倆並成一組,稱之為「Shader Engine(暫譯:著色引擎)」 最後第五級結構依照晶片等級的不同,將不同數量的Shader Engine封裝成一顆GCD(Graphics Core Die,暫譯:圖像晶片),像是可能運用在中階顯卡上的Navi 32、33便是由4組Shader Engine組成一個GDC,而高階的Navi 31則是6組形成一個GDC。 然而比較特別是Navi 31、32是由兩塊GDC所拼接而成的,為了銜接兩塊晶片,AMD為其加入了第六級結構,稱之為「MCD (Multi-Cache Die,暫譯:多層快取晶片)」,該晶片除了用以串接兩塊GDC之外,也具備了Infinity Cache的功能大容量高速快取的功能,能夠大幅度提升運算效率,其中Navi 31的容量更是高達512 MB,比現任RX 6900 XT的128MB還要多出4倍!至於Navi 32也不惶多讓,容量也達到了384 MB,同樣勝過RX 6900 XT。 而除了核心的設計被爆料之外,也有網友在AMD的開發工具ROCm OpenGPU平台中發現了Navi 31、Navi 33、可能是Zen 3+的Rembrandt、入門低電壓處理器的Van Gogh也都出現在其中,理論上這表示相關產品的早期開發工具,甚至是測試產品都很可能已經開始送到開發者手中,究竟下一代產品表現會如何,就讓我們期待各路大神後續的爆料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視覺型玩家注意!華碩AMD Radeon RX 6600 XT系列顯示卡上市
華碩推出兩款ROG Strix & ASUS Dual Radeon™ RX 6600 XT顯示卡,專為追求FHD高解析度、高更新率螢幕的「視覺型玩家」打造,採用最新AMD RDNA™ 2遊戲架構,搭配創新設計發揮強大效能,滿足當今所有熱門遊戲所需,挑戰3A遊戲大作同樣流暢逼真,娛樂體驗再進化! ROG Strix Radeon RX 6600 XT顯示卡搭載4支銅導管與大型散熱器,在GPU晶片與GDDR6記憶體全面運作下快速執行熱轉移,以達到最高時脈速度;軸向式雙風扇設計,使空氣大量流動並維持低噪。內建雙BIOS開關與0dB模式,玩家設定便利;精選頂級電容器、電感器及MOSFET,穩定供電。外觀印有ROG專屬電馭文,側邊支援Aura RGB燈效,營造華麗電競氛圍!ROG-STRIX-RX6600XT-O8G-GAMING,建議售價:NT$ 14,990 ASUS Dual Radeon RX 6600 XT顯示卡適合偏好「小尺寸、高效能」的電腦組裝玩家,百搭各類機殼。搭載兩個軸向式風扇,幫助冷空氣通過大型散熱器,有效降溫;風扇使用雙滾珠軸承,且採用全自動製程技術,確保每個組件品質優良,長久運作無虞。護蓋以黑色和銀色搭配,點綴紋理與幾何切割,展現強悍與細膩兼具的設計美學。ASUS DUAL-RX6600XT-O8G,建議售價:NT$12,490
-
空氣卡惡夢即將再臨?!RX 6600 XT挖礦效率超乎預想的好
隨著虛擬貨幣高漲,挖礦熱潮一直居高不下,進而造成顯示卡被礦工們一掃而空,可以說是玩家們的惡夢,儘管NVIDIA祭出鎖算力以及推專用礦卡等策略來稍作阻擋,但效果依然有限,不過隨著貨幣的價格起落,加減可以陸續看到一些顯卡可以選購,而不是完全像「空氣」般的存在。 然而這場惡夢可能會重返到昨日才正式開賣的AMD Radeon RX 6600 XT顯示卡,儘管在台灣目前以原價屋的銷售情況來看,基本上除了華碩以外都還有卡可買(雖然還是單張限組裝就是了),但後續的供貨呢? 在顯卡已經解禁、正式發售之後,近期在Reddit上也有網友收到顯卡便馬上測試了挖礦效能,其結果顯示RX 6600 XT算力可達32 MH/s,以中階顯卡來說並不是特別突出的數字,還比算力沒限制的RTX 3060稍低一些。 但重點並非算力,而是一旁驚人的功耗,可以從圖表看到RX 6600 XT在達到32 MH/s算力時功耗僅需55W,相比其他清一色顯示卡還要低上許多,甚至比PCI-Ex16插槽的75W供電限制還低,根本也不用額外供電了(前提是RX 6600 XT不插電要能開機就是XD!),讓RX 6600 XT的挖礦效率榮登第一。 看到這邊,相信不少玩家們心已經開始涼了一半,儘管RX 6600 XT本身算力不高,但這樣的挖礦效率還無法吸引礦工們小編還真的不信,不曉得各位玩家們是否已經順利買到卡了呢?若還在觀望的話,可以先看看小編的後,符合需求的話就趕緊下手吧!否則可能又只剩「空氣」了呢!(笑) 另外,還有一名Youtuber「Dizzy Mining」也同樣對RX 6600 XT做了挖礦測試,結果與Reddit上的網友相同,想要詳細了解挖礦測試過程的玩家們小編也將影片放在下方供大家參考。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QkQqXGLQ0 ▲Youtuber「Dizzy Mining」對於RX 6600 XT挖礦實測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AMD Radeon RX 6600 XT顯示卡全面上市
AMD推出Radeon RX 6600 XT顯示卡,帶來高畫面更新率、高逼真度的1080p遊戲體驗。 Radeon RX 6600 XT為1080p遊戲樹立新標竿,憑藉突破性的RDNA 2遊戲架構、32MB AMD Infinity Cache、AMD Smart Access Memory與強大的軟體功能,包括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AMD Radeon Boost以及AMD Radeon Anti-Lag,提供卓越的遊戲體驗。 Radeon RX 6600 XT即日起透過華擎、華碩、映泰、技嘉、微星、撼訊、藍寶科技、訊景、盈通(Yeston)等AMD合作夥伴廠商,在全球各大電子零售商、零售商販售,建議市場售價為379美元起。另外,從本月開始,Radeon RX 6600 XT也預計將配備於各OEM廠商與系統整合廠商的高效能系統。
-
解放龍魂之力、6000系列強打第四棒正式登場,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效能實測
終於到了效能解禁的日子啦!相信各位玩家們在看完上篇開箱俐落的龍爪外貌後,對於這張充滿龍魂的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實際效能應該是充滿期待吧,那麼小編也事不宜遲趕緊進入上機實測階段啦! 隨著效能實測解封,這次除了實際測試小編手上這片MSI RX 6600 XT之外,也把另一陣營的官方主打競爭對手RTX 3060也一同作比較,相信透過數據對比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兩者的差異性;小編這次的對照版是同樣藏著龍魂之力的MSI GeForce RTX 3060 GAMING X TRIO 12G,另外,也分別向上挑戰一接、看看跟自家的Radeon RX 6700 XT與對手的RTX 3060 Ti會有多大的落差,到底這片Radeon 6000系列的第四棒強打,可以打擊出怎樣的火炮威力,畢竟做為最具價格比的區間帶主角,Radeon RX 6600 XT可是肩負相當大的重要戰力角色。 在前面的2篇相關文章中,已經看過了官方對RX 6600 XT的規格、特點、定位,甚至外觀也都有作了一番介紹,實測的部分就來好好驗證一番囉!測試平台方面小編選擇了AMD Ryzen 7 5800X處理器、X570主機板等自家大哥們來協助RX 6600 XT好好發揮完整實力,並且在設定上更將AMD佛心黑科技Smart Access Memory一併開啟來測試,詳細測試平台也列於下方給各位玩家們參考: 主機板:MSI MEG X570 GODLIKE 處理器:AMD Ryzen 7 5800X 記憶體:Crucial Ballistix MAX DDR4-4000 16GBx2 SSD:SP US70 PCIe 4.0 1TB M.2 SSD 電源:T.T 1275W Radeon Software版本:21.8.1 作業系統:Windows 10 21H1 進入測試前,照慣例先透過GPU-Z來驗證一下內部規格,可以看到這張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的GPU晶片為7奈米製程的Navi 23,並且承襲RX 6000系列家族破2,000MHz的高時脈特色,但比較特別的是這張RX 6600 XT光基礎時脈就已經來到2,428MHz,可以說是相當的高,而Boost時脈則可達2,607MHz,另外可以看到小編已經開啟Smart Access Memory(Resizable BAR)。 有趣的是RX 6600 XT搭配的是三星顆粒的128bit 8GB GDDR6記憶體,以對手RTX 3060擁有192bit 12GB GDDR6來看,可以發現以往擁有高容量記憶體優勢的AMD這次反而有點略遜一籌的感覺,但這部分的差異究竟是否會影響效能表現呢?繼續看下面的實測就能解惑啦! 那麼在看完規格後,就來進入測試的部分啦!首先不免俗的要先來透過3DMARK好好測試一輪,在實測數據中可以看到RX 6600 XT於Time Spy/Time Spy Extreme等驗證DX12效能的項目中各別得到了9,896/4,570分,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等驗證DX11效能的項目中也跑出了25,913/12,576/6,645分,而在驗證光追的Port Royal項目中得到4,462分。 不比較還好,一比較下去不得了!馬上就能發現RTX 3060幾乎全數項目陣亡,甚至在DX 11的成績RX 6600 XT有緊追RTX 3060 Ti的趨勢,唯獨光追的部分因為NVIDIA RTX的經驗較老道的關係,讓RTX 3060稍有喘息空間,也是唯一能站的住腳的項目,看來AMD這次指定RTX 3060作為RX 6600 XT的對手可不是隨便說說。 不過跑分歸跑分,做為一張遊戲顯卡還是得實際進遊戲來測試才最清楚RX 6600 XT的遊戲性能,本次小編準備了《刺客教條:維京紀元》、《全境封鎖2》、《惡靈古堡 8:村莊》、《Anno 1800》以及《銀河破裂者》等大作來好好考驗這片Radeon RX 6600 XT的真正實力。 設定的部分一律開至最高畫質,其中若支援光追也一併開啟,而FSR(FidelityFX Super Resulotion)的部分同樣有支援也會開至Ultra Quality模式來比較;另外如重直同步、動態解析度縮放以及減少延遲等項目也都一律關閉,避免影響FPS成績。 首先在《刺客教條:維京紀元》中可以看到4K解析度的部分大家都相當吃緊,畢竟RX 6800 XT專攻的是較為普及的2K、FHD解析度,而成績也確實在2K以上就可突破及格門檻(60FPS),甚至因為該遊戲對於A卡的最佳化較優秀的關係,FHD的部分更是越級打怪勝過了對手大哥RTX 3060 Ti啊! 而在同樣身為Ubisoft的大作之一《全境封鎖2》的表現雖然沒有《刺客教條:維京紀元》那麼浮誇,但在各項表現確實都略勝了RTX 3060。 不過這樣的優勢戰況在《Anno 1800》似乎就吃不了香,不管是4K、2K還是FHD的表現,RX 6600 XT反而略輸了RTX 3060,但仔細一看就可以發現其實連大哥RX 6700 XT的表現也是略輸了RTX 3060 Ti,推測可能是《Anno 1800》對N卡最佳化較優秀的緣故導致。 不過整體差距其實並不會太大,在開啟FSR之後2K、FHD也都能有60FPS以上的順暢表現,甚至FHD的部分RX 6600 XT還有小反超RTX 3060的趨勢呢! 這樣的劣勢狀況在CAPCOM大作《惡靈古堡 8:村莊》上更明顯了些,當畫質設定於以光追為優顯的「光線追蹤」模式時整體A卡的表現皆略遜於對手的成績,不過單以2K、FHD的表現來看,RX 6600 XT基本上已經足夠應付,開啟FSR後也能在60FPS以上,如果對於畫質需求比較沒那麼介意,或許可以透過其他FSR模式、下調畫質甚至是關閉光追來換取更好的FPS表現。 而來到《The Riftbreaker》的部分,兩方的FPS成績在4K、2K的部分幾乎是不相上下,不過最為常見的FHD部分倒是A家的陣營稍微有優勢些,而單以RX 6600 XT來看,基本上即便是光追開到Ultra High也能滿足2K、FHD玩家們的需求,4K的部分倒是可以透過FSR Ultra Quality模式即可達標(60FPS)。 即便是中階顯示卡,也是有不少玩家們用來修圖等等創作使用,可以看到雖然RX 6600 XT在許多人常用的Adobe Photoshop跑分成績是四張卡裡內吊車尾的表現,不過已經破1200的成績事實上已經相當足夠應付各種剪輯、修圖等等是完全沒問題的。 在歷經數個月漫長的等待,AMD終於推出了自家Radeon RX 6000系列的中階定位顯卡「RX 6600 XT」,雖然官方這次沒有公版卡較為可惜一些(無法收藏XD),不過小編這次測試的這張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的龍爪風格其實也相當不錯,除了外型上十分搶眼外、實際使用上也歸功於發熱量不像老大哥們那麼恐怖,加上MSI TORX FAN 4.0風扇加持的關係,讓這片RX 6600 XT僅雙風扇就足夠壓制,對於一般空間有限的小機殼玩家們也較友善。 而在經過小編一連串測試後可以清楚了解RX 6600 XT雖然身為中階定位顯示卡,但事實上除非是4K或者需要更高的FPS,否則這張顯卡已經可以完全滿足目前2K、FHD解析度玩家們的需求,甚至對畫面精緻度不太在意的話也可以透過下調畫質、關閉光追或開啟FSR等等方法來提升流暢度。 只能說作為來挑戰對手同級的RTX 3060定位,新出爐的RX 6600 XT確實身手不凡,即便記憶體容量少人家4GB,在許多關卡上的實際表現依然優於RTX 3060,更是有緊追、甚至微超車RTX 3060 Ti的趨勢,再加上目前N家顯示卡幾乎清一色處在缺貨、限組裝等窘境,倘若AMD這次在RX 6600 XT上的備貨充足,那真的是會在中階顯卡市場上殺個對手無力還擊,那麼小編就祝各位玩家們在上市日能順利搶到顯卡安心待在家打電動兼防疫啦! 後續的其它RX 6600 XT版本也會在入手後一一位大家作詳盡的開箱實測,記得關注站上的文章喔! 公司名稱:微星科技 官方網站: 連絡電話:0800-018880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Intel的DG2獨立顯示卡可能有多種記憶體規格?! Intel NUC 12 Enthusiast Serpent Canyon迷你主機外型規格流出
Intel的新一代「骷髏牌」迷你主機NUC 11 Extreme Beast Canyon才剛在7月底正式推出,用上11代Rocket Lake處理器配上多彩的RGB機身和支援2 Slot獨立顯卡的功能,一改過往只是高性能文書機的傳統,只不過讓人意外的是,主機明明才剛推出而已,另一款將使用第12代Alder Lake處理器的NUC 12 Serpent Canyon的相關規格資料就被馬上爆了出來,而且還似乎暗示了DG2顯示卡的到來。 就命名上來說,Intel的NUC家族有分為「Performance」、「Enthusiast」和「Extreme」三大家族,「Performance」的定位最入門也最為小巧,是三者中唯一沒有獨立顯卡的款示,簡單來說就是超迷你文書主機,「Enthusiast」則屬於中階機種,在單手就能掌握的前提下放入中高階獨立顯卡,讓它能夠滿足一定程度的電玩需求,至於「Extreme」則是最為高階的機種,著重於在適當體積內保有高性能和適度擴充性。 然而這次洩漏的NUC 12 EnthusiastSerpent Canyon在規格和尺寸上則似乎打破了這項傳統,多邊形的菱角外觀在尺寸上似乎要比現有的版本再更大一些,還有專門的直立底座能夠把機身豎直、達到進一步節省桌面空間的效果。 內在規格上,主機使用了自家第12代Alder Lake Core i7或i5處理器,不過尚無法確定是標準版的Alder Lake-S還是低電壓版的Alder Lake-P(按照過往慣例,後者的機率可能會高一些),此外比較特別的是在選配項目上居然提供了8GB、12GB、16GB GDDR6的「獨立顯示卡」!對比現行的NUC 11 Enthusiast只有RTX 2060一種顯示卡版本,這讓人不免猜測難道是Intel準備已久的DG2顯卡終於要現身了嗎? 畢竟以現行NVIDIA的RTX 30系列的規格來說,全系列還沒有記憶體容量為16GB的產品,同時使用12GB容量的產品在記憶體版本上為GDDR6X,而非GDDR6,至於AMD雖然有對應產品,但以兩者關係…我想各位懂的XD,所以在其他廠商沒有相符的產品下,使用自家顯示卡的可能性也就變得更高了。 最後在細部規格上,NUC 12 Enthusiast能夠支援最大64GB的DDR4-3200記憶體、2組PCIe 4.0 M.2 SSD、1組PCIe 3.0 M.2 SSD,6組USB 3.2 Gen 2 Type A、2組USB 2.0以及Thunderbolt 4連接埠,系統則是還是停留在Windows 10,沒有改為Windows 11,不過系統的部分要修正或更改都很容易,所以實際推出時發生變動倒也無傷大雅。 另外在無線網路的連接上,Intel將Wi-Fi 6E的網卡從現有的AX210換成了AX411,沒意外的話,代表年底的各家支援Wi-Fi 6E的600晶片組主機版也將換為此型號。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龍爪現形、踩滅廢熱,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
雖然RX 6600 XT沒有公版卡可以玩,但AIB版本各家也將出好出滿,小編這邊也先入手了一張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來作為站上為RX 6600 XT開箱的首發卡,至於其他廠牌,小編會在8月11日上市之後,再一一為各位獻上囉,那麼現在就先來看看這張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的開箱,至於實測數據則要等到8月10日才能公開囉。 除了延續一貫的AMD體系採用"紅黑配色"的彩盒外觀,顯示卡本身的實體外貌上,不得不說,MSI很愛這種充滿肌肉線條的稜線,看看這張RX 6600 XT GAMING X 8G,以黑色作為基底,邊框則以銀色不規則矩形點綴,仔細一看,兩風扇之間除了以非對稱的方塊作堆疊設計之外,還作了2道類似龍爪抓過的爪痕,相當有意思。 視訊輸出方面,則是提供了3組DisplayPort 1.4、1組HDMI 2.1,能支援4組顯示器、解析度4K@120Hz/8K@60Hz、以及7680 x 4320數位解析度;而RX 6600 XT的TDP為160W,功耗較低,因此在供電方面,也僅有1組8-pin埠。 在保護措施上也做得相當紮實,從內含2oz厚度銅PCB板材質就可見一斑,不僅能提高導電率、還能維持效能的穩定性,甚至還焊上了保險絲,避免一些不可抗拒的損壞風險,強化背板乃以複合石墨烯所製,與一般金屬強化背板不同,較為輕巧,支撐力上先勝一籌,還具有導熱功能。 設計頗具巧思,當然在功能性上也要具備相當的能力啦,因此RX 6600 XT GAMING X 8G在散熱模組上,選用了2組全新設計的TORX FAN 4.0風扇設計,將2片扇葉的鋒緣結合,加上扇框設計,能將氣流更加集中、進而傳導至內部的TWIN FROZR 8冷卻系統中。 其實TWIN FROZR 8冷卻系統在MSI RX 6700 XT GAMING X 12G就已實裝,從這邊也能發現,即使RX 6600 XT定位應屬於入門款,MSI在這小細節上仍不馬虎。 所謂TWIN FROZR 8冷卻系統,係在顯卡內部的方形導熱管上作了點機關,能在機體的最大限制中,以可容納的最大面積直觸GPU晶片,然後再藉著散熱片傳導廢熱,再加上波浪造型的散熱鰭片與導流板,能夠準確引導冷氣流到它該去的地方,還可以阻擋不必要的氣流諧波,除了散熱、還能降噪。 關於RX 6600 XT的問世,AMD可說是機關算盡啊,分別排了3個時間點來公布、解禁、上市,完全吊足各位玩家的胃口、搔得大家心癢癢的。而根據官方所釋出的數據來,隸屬入門段的RX 6600 XT,將會與NVIDIA的RTX 3060對位搏鬥,且擁有更高的性能,但是否會應證那句俗語「期待越高,失望越大」呢?別急別急,小編會在AMD所規範的8月10日效能解禁日那天,準時端出測試數據來給各位參考,就請各位持續關注站上資訊啦!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華擎科技發佈AMD Radeon RX 6600 XT系列顯示卡,提供極致1080p遊戲表現
全球主機板、顯示卡與迷你電腦領導廠商華擎科技(ASRock Inc.) ,推出全新採用AMD最新的7nm製程與AMD RDNA 2架構 AMD Radeon RX 6600 XT圖形處理器的顯示卡系列,涵蓋Phantom Gaming與Challenger產品線,皆支援DirectX 12 Ultimate、硬體加速光線追蹤功能、HDMI 2.1與PCI Express 4.0匯流排等多樣最新標準,並搭配高速8GB GDDR6顯示記憶體。有了這些優質規格,加上豐富的獨家功能,讓華擎AMD Radeon RX 6600 XT系列顯示卡都能提供極致的1080p遊戲表現。 首先是高階的華擎AMD Radeon RX 6600 XT Phantom Gaming D 8GB OC顯示卡,具備Phantom Gaming 3X三風扇散熱系統,提供卓越的散熱效能;獨特的Striped Axial Fan條紋軸流扇、Air Deflecting Fin導流鰭片與Ultra-fit Heatpipe超貼合熱導管,能大幅增加散熱效率;時尚金屬背板可以加強結構、防止板彎,加上ARGB風扇與ARGB LED燈板,搭配Polychrome SYNC燈效控制軟體,讓使用者能夠完全自訂與掌控屬於自己的燈效系統。酷炫的黑紅配色外觀與這些獨特賣點,與極致的出廠預設超頻GPU時脈設定,讓華擎AMD Radeon RX 6600 XT Phantom Gaming D 8GB OC顯示卡可說是完全為了硬派遊戲玩家打造。 中階的華擎AMD Radeon RX 6600 XT Challenger Pro 8GB OC顯示卡,同樣使用最新的7nm製程與AMD RDNA 2架構,具備三風扇散熱器搭配自家Striped Axial Fan條紋軸流扇與Ultra-fit Heatpipe超貼合熱導管,擁有出色的解熱能力;還有金屬背板加強結構、防止板彎;而Supper Alloy Graphics Card超合金顯示卡元件的使用,能確保長時間穩定運作。這些實用功能,以及優秀的出廠預設超頻GPU時脈設定,讓華擎AMD Radeon RX 6600 XT Challenger Pro 8GB OC顯示卡成為重視散熱使用者的良伴。 主流的華擎AMD Radeon RX 6600 XT Challenger D 8GB OC顯示卡,也導入了最新的7nm製程與AMD RDNA 2架構,並且配備雙風扇散熱器,搭配能提供大風量的自家Striped Axial Fan條紋軸流扇,以及可最大化導熱接觸面積的Ultra-fit Heatpipe超貼合熱導管,提供良好的散熱效能;亦具備金屬背板來加強結構,加上優質的Supper Alloy Graphics Card料件讓運作更穩定,以及 提升效能表現的出廠預設超頻GPU時脈設定。這些實用的設計,讓華擎AMD Radeon RX 6600 XT Challenger D 8GB OC顯示卡更能滿足系統商與主流用戶的基本需求。 除此之外,本次華擎也推出了特別的AMD Radeon RX 6600 XT Challenger ITX 8GB顯示卡,同樣導入最新的7nm製程與AMD RDNA 2架構,並且配備獨特的單風扇Challenger ITX散熱器,搭配能提供大風量的大尺寸自家Striped Axial Fan條紋軸流扇,以及可最大化導熱接觸面積的Ultra-fit Heatpipe超貼合熱導管,在小體積之下也能提供良好的散熱效果,更別說同樣採用Supper Alloy Graphics Card料件讓顯示卡在長時間運作下更穩定。以小體積同時提供眾多實用功能,讓華擎AMD Radeon RX 6600 XT Challenger ITX 8GB 顯示卡成為小型系統愛好者的優質選擇。 *產品規格若有後續變更,將不會另行通知。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龍爪現形、踩滅廢熱,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電競戰神刀法凌厲、讓性能刀刀暴擊,ROG STRIX RTX 3070 Ti O8G GAMING上機實測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